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70年回顾与前瞻——第九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主论坛

  2019年7月6日,第九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承办,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协办,主题为“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70年回顾与前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会长李金华,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程建平等出席论坛,国务院研究室原党组书记、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院长魏礼群发表题为《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现代化历程、进展与启示》的主旨演讲。

  ——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李金华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以“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70年回顾与前瞻”为主题,回顾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不平凡历程和光辉成就,展望新时代前进的方向与任务,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与鲜明的时代感。他提出,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积极应对世界格局的变化;坚定不移地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魏礼群发表题为《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现代化历程、进展与启示》主旨演讲。他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七大方面的历史性进展和重大成就,主要包括:从治理理念看,逐步从社会管控、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从制度体系看,逐步从分散型向整合性转变;从社会体制看,逐步从国家一元管理向多元社会主体共建共治转变;从方式手段看,逐步从单纯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并用转变;从社会结构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从运行状态看,逐步从社会高度稳定向秩序与活力相统一转变;从社会景象看,逐步从贫困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变。他强调,70年来,我国推进社会治理和现代化,积累了正反两方面丰富经验,从中可以得到一些规律性认识和深刻启示。主要包括: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坚持充分体现中国基本国情,必须始终坚持全面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建设和其他建设协同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打造现代社会治理新格局,必须始终坚持提高现代社会治理能力,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社会治理过程中治理与民生的关系、维稳与维权的关系、活力与秩序的关系、法治德治自治的关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做主题为《社会治理研究与创新的若干议题—新中国七十年社会治理的实践与启示》的演讲,他指出,强化社会治理历史思维,第一,就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巨变要有深入的分析;第二,对我们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要有充分的自觉;第三,对我们在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要有充分的自信;第四,对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历史责任有强烈的担当。

  ——探索高校智库建设的新路子

  程建平在致辞中指出,北师大是我国人文社科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镇,积极融入服务国家战略,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以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办学格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在强化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同时,学校依托优质学术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打造高端智库,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北师大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推进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和社会建设为使命,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和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履行智库功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探索出了高校建设新型智库的新路子。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王济武在致辞中指出,我国社会工作正在呈现一些新的趋势:一是社会工作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专业化;二是社会工作越来越科技化、专业化、国际化。北师大在我国社会工的专业化研究过程中一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阵地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社会工作理论水平的提高。他呼吁当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时,让我们共同为制度配套、功能齐全、层次多样、功能优良、覆盖城乡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努力奋斗。

  ——提高司法现代化水平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做主题为《以社会治理现代化新理念为指引的中国之治》的演讲。他指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载体与主体的关系,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维度不同,但是现代化是共同的发展目标。他指出,中国司法现代化的标志或者愿景应该是:第一,从两照对抗的诉讼文明迈向双赢共赢的无诉文明;第二,司法现代化应该是从依赖亲历性的原始办案方式迈向依托现代科技的互联网办案方式;第三,司法现代化应该从法官、检察官为主体的官员办案迈向让律师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民广泛参与的人民司法。

  ——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农业部原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在演讲中指出,新时代乡村治理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实行乡村的有效治理;二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转变,迫切要求搞好乡村的有效治理;三是新时代我国农业生产力发生的深刻变化迫切要求搞好乡村治理,提高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四是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的组织结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我们实施乡村的有效治理;五是新时代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关系的深刻变化,也要求我们实行乡村的有效治理;六是新时代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发生的深刻变化,迫切要求加强乡村治理。他指出,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性安排有:一是中央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指导思想;二是明确提出了乡村治理的总体目标;三是明确了我国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体制;四是明确提出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五是明确了乡村治理的主要任务;六是明确了乡村治理的组织领导和实施要求。

  ——推进贫困治理现代化

  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做主题为《新中国70年贫困治理的历程和经验》的演讲,他认为,中国贫困治理有六点宝贵经验:一是从根本上制定和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通过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二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始终把减贫扶贫作为重大任务来抓,所以十八大之后抓的力度是空前的,也展示了成效;三是将救济式扶贫发展为开放式扶贫,走出一条中国式扶贫道路,这是在世界上最具有特点的;四是坚持多方式综合扶贫,全面消除贫困现象及其根源;五是加强对口援助扶贫,实行东西互助和部分帮扶;六是发挥举国体制作用,运用多种政策措施开展扶贫。他指出,要正确处理贫困治理中的各种辨证关系:一是贫困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二是内在动力与外部助力的关系;三是集中攻坚与持久作战的关系;四是人口分析与精准帮扶的关系。

  ——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同志做主题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演讲。他指出,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治理的突出重大问题:一是基数大;二是增速快;三是负担重;四是未富先老;五是空巢失独现象严重;六是老年人健康状况堪忧;七是养老服务业发展滞后。他指出,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迎接新挑战,积极应对老龄化,加快包括各项老龄事业和产业在内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第一要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第二要转变观点,用好老龄人力人才资源,改革退休制度;三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宜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养老体系;四加快推进老龄事业和产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建良好社会环境。

  ——以智能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赵白鸽做主题为《全球化和社会治理》的演讲,她认为第四次产业革命跟社会治理的关系更加密切,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以数据和智能化作为基础,而且在规模、速度、广度和深度上都前所未有,应该把科技作为社会治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首先,要以法治理念和法治制度引领社会治理的创新和法治建设;其次,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推进治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第三,特别要加快打造一支规模宏大、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专业群众工作队伍,以科学态度、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服务现代社会治理。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社会司司长欧晓理做主题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和思考》的演讲,他认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进展情况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断健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界限不够清晰,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之间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公共服务绩效评估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他指出,“十四五”时期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要高度重视人口结构变化、城乡结构变化和社会阶层结构变化,要着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第九届中国社会治理论坛主论坛

  魏礼群发表主旨演讲“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现代化历程、进展与启示”